夏秋之交,阳光褪去盛夏的灼热,金风携来清爽的气息,万物铺展着成长的脉络与收获的序曲。23日,揭阳市直学校中青年教师综合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进入第三天,学员们循着理论学习的脉络深耕,在互动探讨的碰撞中启迪,于历史感悟的浸润中沉淀。一路探寻,不仅是专业素养的稳步提升,更让那份教书育人的使命在心中愈发清晰而厚重。
一、中层领导力:从管理到赋能
上午,一场聚焦学校干部管理的思想盛宴在热烈氛围中拉开帷幕。学员们怀揣着精进专业的迫切之心,更秉持着深耕教育、践行使命的赤诚初心,以饱满热忱齐聚一堂,共同聆听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创院院长王贵林教授带来的《学校中层干部的领导力与执行力》专题讲座,期待在这场思想碰撞中,汲取驱动教育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讲座伊始,王教授就指出,学校中层干部是组织运转的关键纽带,其核心价值在于“承上启下”——既要精准理解学校策略,又要将其转化为教师可践行的路径。他强调,管理不是命令与控制,而是服务与赋能。中层干部需警惕三大误区:违心式执行(机械传达)、空洞化流程(重形式轻实效)、控制重于服务(忽视团队需求)。真正的管理者应“育人”而非“管人”,“成事”而非“做事”。
对于中层干部管理的工作技巧,王教授特别强调沟通是中层核心能力,成功的关键在于“听、看、理解”。他引用德鲁克的话:“人无法只靠一句话来沟通,总是得靠整个人来沟通。”中层干部需在团队中传递希望、力量、自信与快乐,让成员获得方向感、支持感、信任感和愉悦感。
讲座尾声,王教授的总结振聋发聩:“一所学校的好坏看领导,一所学校的韧性看中层。”中层干部不是“中间”,而是“中坚”;不是“过渡”,而是“支撑”。他们如同学校的“腰脊”,既要稳健执行,又要创新探索。
二、新优质学校:从规范到卓越
下午,汕头市华侨试验区金湾学校黄晓峰校长以《新优质学校建设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办学经验。他强调:“新优质学校不是天生的‘尖子生’,而是持续进步的‘成长者’。”其核心在于公平底色上的特色发展,既筑牢教学质量生命线,又通过个性化教育挖掘学生潜能。
黄校长提出“一核两翼三支点五个实施路径”的办学框架,让我们耳目一新。面对新教材新课堂,他强调教师必须通过备教材、备学生、备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最后,黄校长指出所有的事情都是给自己做的!感恩一切平台!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三、历史回望:从烽火到星火
下午讲座结束后,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郝志刚带领学员们走进二楼图书馆《烽火铸魂: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报纸文献专题展》展厅。展台上,一张张泛黄的报纸文献静静陈列,卢沟桥事变的炮声、南京大屠杀的血泪……那些镌刻在时光里的历史印记,透过斑驳的字迹依然震撼人心。
凝视着这些凝固着岁月重量的纸张,学员们愈发清晰地体悟到:身为教育者,肩上扛着双重使命——既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薪火,更要于心灵中播撒精神的种子。
“教育是唤醒灵魂的事业。”抗战先辈曾以血肉之躯铸就民族脊梁,今日教师更当以赤诚之心点燃学生心中的信仰之火,让那些镌刻在岁月里的坚韧与赤诚代代相传。
四、激扬新思:从星火到亮光
夜色渐浓,五楼教室亮起灯火,学员们围坐一起开展小组研讨,当日研修的所学所悟,将化作未来课堂创新的底气。市教育局人事科温桂生科长、市教育局教研室杨孟朝副主任出席小组研讨会并作点评。他们对学员们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研讨成效给予肯定,同时鼓励大家:要积极消化吸收所学内容,将研讨中的思考与感悟转化为指导工作实践的有效举措;要敢于大胆假设,并深入思考相关对策,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积极的贡献。
学员们在发言中表示,将携着领导的期望和“星火”亮光在智慧教育的征途上继续深耕,持续记录这份对教育的热忱奔赴,让研修沉淀的专业知识,真正滋养每一堂课、助力每一位学生成长,共同书写教育新篇。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教育者肩负着更崇高的使命。唯有以“铸魂”之志深耕讲台,以“领航”之责砥砺前行,方能不负先辈、不负时代,让青春在教书育人中绽放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