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的下一场团圆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4-03-04 15:24 浏览次数:50 【字体:

新年的烟火还在祝福中璀璨,有人已经收拾起行囊,带着希望,去奔赴一场“生命之约”。2024年元宵节前一天,合肥这座城市被冰雪覆盖,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的阵阵暖意融化了窗外的严寒,安徽造血干细胞捐献迎来了一位“老熟人”。他就是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大队的文先生。看着自己的血液在分离机里顺利地流淌,文先生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他在祝福远方那个他,期待元宵节的团圆将开启一个家庭的新生。

图1.jpg

15年承诺等待——这一天随叫“髓”到

作为一名“资深”的“三献”志愿者,能有机会捐献造血干细胞,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大事!2008年还在上大学的文先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期待有一天能够随叫“髓”到,这一等,就是15年。15年间,身边许多队友实现了捐献,在一次次陪伴和等待中,他问自己,“我能成功吗?”终于有一天,那个再熟悉不过的电话号码跃然手机屏幕上。可真当自己接起电话时,文先生的心情却很复杂。因为他明白,这也意味着远方有一个他,正在经受着疾病煎熬。下班回家路上,他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是激动更是心疼。“我不敢想象他经历了多少苦难,但是现在遇到了我,找到我,我肯定是当仁不让,等着我,我来了!我要尽最大的努力,捐出我的造血干细胞,我要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

在那之后的每一天,文先生都会坚持健康饮食、锻炼身体、调适心理,以最佳状态随时待命!哪怕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他也是简单饮食,把时间留给锻炼。在他心中,最放不下的是那个和自己血脉相连的他,生怕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到捐献,每天脑海中闪过最多的念头就是:“等着我!和你一起全力以赴!”

18年志愿服务——感动与行动的循环往复

文先生本职工作是合肥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的一名护士。“伸一次手,献一次血,救一次人”——这是他的微信昵称,对于热血的深情守护,让他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对前来献血的志愿者,他尽己所能提供最好的服务;结束一天的工作,他总是“复盘”一下,今天的服务志愿者是否满意,大家捐献的热情怎么样,对献血的顾虑有没有。当了解到一些献血者因为亲人不支持、朋友不理解犹豫时,他便在工作之余收集许多献血楷模的故事,向志愿者分享感动,唤起共鸣。每年他还自掏腰包,设计制作专属的爱心身份证卡套送给献血者,让他们每次“亮身份”的时候都能想起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光荣的无偿献血者。文先生自己就是一个忠实的无偿献血者,18周岁那天,他第一次踏上献血车,把无偿献血作为成人礼。18年来,在感动与行动的循环往复中,他累计捐献173次65500毫升,仅2023年一年就捐献血小板24次48个治疗量。如今的他,只要时间一到,就会风雨无阻地捐献,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志愿者默默地传递着善良与感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于是他张罗起了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大队的省直分队,开展捐献科普宣传和动员,鼓励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累计举办志愿服务与经验交流分享100多场次。

图2.jpg

6位血站天使——我们保障血液也奉献热血

近年来,在安徽省血液管理系统,已经诞生了6位热血英雄,和文先生一样全部成功实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3.jpg

张丽华,芜湖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是安徽省首位向香港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方超,黄山市中心血站站长,在安徽省“爱心相‘髓’ 致敬500”志愿者嘉年华活动中与吉林康复患者深情见面的温暖故事,至今被人温暖传颂;刘雨,宿州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他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捐献经历,让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了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张玥,合肥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工作人员,“为捐献增胖10斤”成为志愿者之间的佳话;殷悦山,安庆红十字中心血站质控科工作人员,父亲的言传身教,让自己终于也成为一个“为生命续航”的超级英雄……他们都在无偿献血一线工作,对无偿献血工作充满热情,对生命充满热爱。他们在工作之余,默默地在中华骨髓库留下一个守护生命的承诺。他们是热血的守护者,更是生命的守护者!人间至味是团圆。与此同时,在安徽的另一家医院采集室内,安徽宿州的张先生也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图4.jpg

伴着漫天花火

晴朗月光

让所有的美好与团圆

随着志愿者的成功捐献

在农历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遇

将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故事传递

期待着历经风雪后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