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伴随着仪器运转的低鸣声,“95后”辅警潘颖聪在采集室内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他的善举让广东省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在全国率先突破2500例。广东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海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院长郑溪水等到采集现场看望慰问捐献者,向他颁发荣誉证书,点赞他的大爱善举。
来自清远的潘颖聪,是广东年轻捐献者群体的典型缩影。穿上藏蓝警服,他是守护一方的辅警,执勤巡逻、服务群众,工作里的认真劲儿让他多次拿到单位嘉奖;脱下警服,他是传递温暖的志愿者,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总有他挽起袖子的身影。
三年前的一次无偿献血,成了他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结缘的起点。当医护人员讲解“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时,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没有丝毫犹豫,他当场填写表格,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从那天起,潘颖聪就像守护一颗珍贵的种子,静静等待花开的那天。助
今年4月,一个电话让潘颖聪的“等待”有了回应——他与一名患病儿童配型成功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帮到别人!”短暂的惊讶后,他的回答坚定又干脆:“我愿意捐!”
这份决定背后,是满满的支持。得知消息的家人,没有一句反对;前往采集医院前,单位领导和同事前来欢送,同事们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打气:“放心去,你的执勤任务,我们替你完成!”
采集当天,因为有过献血经历,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也提前详细讲解过造血干细胞采集流程,所以潘颖聪显得十分淡定。随着生命的种子被一点点收集,潘颖聪也把最深的祝福送给患儿:“这是属于我们之间特殊的缘分,希望你顺利完成移植,健康快乐成长!”
藏蓝警服守护的是人间平安,热血捐献延续的是生命之光。潘颖聪用行动证明,平凡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善举,而远方的那名患儿,正因为这份馈赠,即将迎来新生。
广东“生命接力”跑出加速度
2500例捐献,是2500个温暖的故事,是2500次生命的重生。其中18-30岁的年轻力量扛起了生命接力的大旗,占比高达62%,他们像潘颖聪一样,用青春热血为患者注入希望。在这些捐献者中,有夫妻同心的感动,有兄弟并肩的热血,有医者仁心的坚守,有从见证到践行的传承。这些捐献者,来自广东的各个角落,职业不同、年龄各异,却因为同一个心愿——帮别人活下去,勇敢地挽起了袖子。他们的善举,让崇德向善、志愿捐献的风气,在南粤大地上悄悄蔓延,成了一道动人的风景。
回溯广东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历程,每一步都充满力量。2001年8月,广东迎来第一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2020年12月,捐献总数突破1000例;2024年6月,捐献总数突破2000例,每千例捐献用时从“20年捐献1000例”发展到如今的“3年半捐献1000例”;今年以来,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310例,比去年同期增长16%;9月实现捐献47例,刷新中华骨髓库单月捐献纪录。截至目前,广东累计报名入库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达16.1万人,累计捐献2500例,其中为境外患者捐献32例,库容使用率1.5%,捐献总数和库容使用率均居全国第一。
从一个人的善举,到一群人的行动,再到一种社会风尚,广东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的真谛。如今,造血干细胞捐献已成为文明广东的一张闪亮名片,成了大爱广东最温暖的诠释。如果你也想成为这束光,不妨加入中华骨髓库,或许你的一次登记,就能为某个身处黑暗的家庭,点亮重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