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玉滘镇人大:以路“引线”,为乡村“串珠”赋能
来源:南方+ 发布时间:2022-08-22 16:30 浏览次数:9823 【字体:

“盼了十年,坑坑洼洼的新尖美路终于开始提升改造了。看着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一步步变成美丽乡村,真的太高兴了。”池木任是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池渡村村民,看着新尖美路路面拓宽提升改造工程在不久前动工建设,在这生活了70多年的他禁不住拍手叫好。


镇道新尖美路施工现场。


老人家口中的新尖美路已建成40余年,现已破损严重。近年来,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人大组织该镇的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围绕镇道新尖美路如何扩建提升,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多次为建设美丽新玉滘建言献策。在镇人大的推动下,该路段沿线的饶美村、谢坑村、尖山村、池渡村也结合了当地的自然资源、红色资源、先贤资源等优势进行整合提升,焕发出新面貌。

农路如线,村子如珠,一条整合路、景、生态、文化等地区特色元素的新尖美路,正在不断放大乡村与外界的交融,释放文化荟萃的地方特色。


现阶段,玉滘镇“耕读文化-山水玉滘”乡村振兴精品线路和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雏形已现。


引线:铺就群众“幸福路”


道路承载着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位于玉滘镇的新尖美路,是当地村民耕作、接送小孩上学的必经之路,通往圩镇、国道。但由于道路泥泞坑洼、会车条件差,并且没有路灯亮化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原本路面有多处破损,车辆难行,特别是雨天经常有村民不慎摔倒。希望道路提升改造后,能给老百姓带来出行上的便利 。”村民阿池在村子里以耕作和外出打工为生,平时每天都要在新尖美路来回奔波两趟,谈起新尖美路改造工程,他如是说。


镇道新尖美路现况。


今年年初,新尖美路改造工程分别被写入揭东区党代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近阶段以来,玉滘镇围绕揭东区委“项目为王、挂图作战、制度支撑”的工作要求,抢抓机遇,有序推进项目开工建设。据了解,新尖美路是玉滘镇两大主要纵向干道之一,途经饶美村、谢坑村、尖山村、池渡村4个村,全长约5.24公里,涉及3万多人的出行。根据规划设计,改造后的新尖美路,路面宽7-9米,道路面层加铺沥青。同时,将道路两侧原有人行道分别改造为1米宽的绿道,种植乔木、灌木或草皮,并设置路灯。

“玉滘镇文化底蕴深厚,揭阳四大古书院之一的梅岗书院,就位于玉滘镇。梅岗书院曾培育出众多历史名人,如郑大进、翁万达等。郑大进是清代直隶总督、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是古代潮汕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名臣之一。坐落于玉滘镇池渡村的郑大进府,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揭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尖美路起点为饶美村,终点为郑大进府,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后,将大大改善乡镇交通环境;同时也提升了玉滘镇‘耕读文化 山水玉滘’旅游线路的硬件设施水平。”玉滘镇人大副主席罗晓介绍。2018年起,玉滘镇人大积极为新尖美路建言,建议由政府牵头相关责任单位,对该路段进行规划设计,并立项申请政策资金,尽快实施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新尖美路路面拓宽后,一方面可以改变当前道路两旁杂草丛生的现象,提升玉滘“创文”质量,让沿线村民方便出行;另一方面有利于郑大进府、梅岗书院等旅游文化推广,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镇道新尖美路施工现场。


得益于玉滘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平台优势,在镇各级人大代表的积极呼吁和推动下,在区镇干群的不懈努力下,日前新尖美路改造提升工程已开工。这条影响着当地群众出行的“堵心路”终将成为历史,一条见证着人大代表为乡村振兴接续奋斗而铺就的“幸福路”,将呈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多年的愿望终于盼来动工的日子,这让我们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我们作为人大代表为民办事的决心和信心。”揭东区人大代表谢润五说。


串珠:打造乡村“新面孔”


白鹭低飞,灌木葱郁,北靠梅岗山脉中的山美山,南面枫江绕境而过;醒目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栏与婆娑树影相辉映,清新淡雅。村民在石凳上悠闲畅谈,时而驻足观看展板内容……新尖美路沿线水域风光旖旎、白鹭等珍稀水鸟类栖息、岸边莺歌燕舞的画面,与远处碧波的林海交织成了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


玉滘镇人大湿地公园一角。


玉滘镇人大湿地公园。


“山美人大湿地公园位于郑大进府前方,由荒地改造而成。这里原来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改善村居水生态环境成为村民们迫切的需求。了解到群众的诉求后,玉滘镇各级人大代表集思广益,最终推动了山美人大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通过大力整治水环境,水体恶化趋势得到扭转,枫江流域支流水质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才有了如今风景秀丽的好地方。”池渡村党总支书记池伟鹏介绍。

眼前的这个集群众休闲、净化环境、宣传政策为一体的山美人大湿地公园,融合了自然生态保护,注入了人大文化,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值得一提的是,为扎实推进带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贴近民需民盼,今年来玉滘镇人大先后组织代表走进山美人大湿地公园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畅通群众建言和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水清岸绿的玉滘镇人大湿地公园。


玉滘镇人大湿地公园中的宣传栏将政策送达群众身边。


游走在池渡村,“世有千年池厝渡,人无百年郑大进”的劝和名言萦绕于耳边,倾听古代潮汕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名臣之一郑大进为政为民的故事……为进一步激发新尖美路沿线村落的文化资源,玉滘镇人大积极呼吁在外乡贤共同参与乡村建设,通过“串珠”般的模式,将饶美村新农村建设、谢坑村文化公园、广东省革命老区村尖山村、以及池渡村郑大进府等串联起来。通过 “引线串珠”,着力打造玉滘镇“耕读文化—山水玉滘”乡村振兴精品线路和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充分挖掘极具玉滘特色的优秀人文故事、乡村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全面展示乡村新面孔。


郑大进府。

郑大进府中的牌匾。


民生无小事,事事牵民心。近年来,玉滘镇人大围绕镇委中心工作和民生问题,积极开展“面对面”接待群众,认真做好“点对点”收集问题,确保“心连心”传达民声。据统计,自去年9月至今年6月,玉滘镇各人大代表联络站共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联系日活动11次、视察调研2次、参加培训2次,累计收集群众建议13件、帮助群众解疑释惑事项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