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榕城区办好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1号建议——《关于在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旧村落改造)中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议》,8月8日上午,榕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邱一萍带队调研该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运营等情况。
调研组一行来到渔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详细察看渔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环境卫生、设施配备、服务项目等情况。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中,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区民政局、住建局和渔湖街道等有关部门关于“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汇报,了解存在的困难问题。
调研组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已成为关乎群众福祉、社会和谐的重要民生工程。在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旧村落改造)中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是顺应人口发展趋势、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办好“1号建议”,不仅能让老年群体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更能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研组强调,一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将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纳入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考量,充分认识在城市更新中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在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统筹协调,将配建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建议办理工作。二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社区宣传栏、居民议事会、线上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安排和便民举措,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引导老年群体、中青年家庭及社会各界参与支持这项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要科学谋划,健全协同机制。要加强统筹,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判问题、统筹资源,结合城镇老旧小区和老年人口分布特点,科学制定配建标准,合理规划设施位置和功能,注重实用性、便利性和适老化,确保设施建在群众身边、用得起来,真正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四要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质量。要通过调整规划、整合改造等方式盘活利用,扩大养老设施可用面积,合理设置助餐、康复、文娱等区域,配套适老化设施。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运营,通过AI赋能,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文化等服务资源联动融合,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让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发挥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