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领导人渡海处(水仙宫)位于惠来县神泉镇神泉渔港码头。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起义军南下广东。9月23日,起义军进军潮汕,建立红色政权,史称潮汕七日红。
随后,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伤亡惨重,起义部队主动撤出战场,往海陆丰及香港方向转移。10月3日下午,在普宁流沙教堂召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会后,起义军遭到敌人的截击,队伍被打散。普宁、惠来党组织派出党员和农会干部当向导,护送起义军领导人安全撤离战区。
贺龙、刘伯承、林伯渠、廖乾五、彭湃夫妇、文曼魂、徐以新等到达惠来神泉港附近的鹅豆村暂休。贺龙随即转往龙江河畔的西湖村联络当地党组织,后在农会的协助下,贺龙、刘伯承、彭湃等撤往神泉港,到达神泉水仙宫(妈祖庙)后,彭湃通过秘密的党组织关系租到一条可载一百余人的大渔船往香港。
在海上颠簸了三四天到达香港分头上岸,贺龙、刘伯承和一名警卫员一路,徐以新与廖乾五和一名警卫员一路,林伯渠与文曼魂一路,彭湃夫妇与一名警卫员一路。他们到达香港后,与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驻港办事处人员取得联系,又设法找到两百多名参加南昌起义的人员,后转到上海继续开展工作。
水仙宫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0平方米,保存良好。2011年11月,神泉水仙宫被公布为惠来县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