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此前称为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诺如病毒可分为5个基因组(GI、GII、 GIII、GIV、GV),感染人类的主要是GI、GII和GIV基因组,其中GII的4型(GII.4)是成人感染性腹泻暴发的最常见类型。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如水源、食物被污染可造成暴发流行,也可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医院及社区等处暴发流行。感染后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发热等,患者通常1~2天即可痊愈,但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在感染病毒后病情容易恶化。为做好我省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工作,特制定本指引。
一、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通常持续1~2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
集体单位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工作指引
1、学校、托儿机构、敬老院、工矿企业等集体单位要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
2、各单位企业加强食堂环境卫生。大力开展三管(管水、管粪、管饮食及饮食加工者)一灭(灭蝇)为中心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切断传播途径。
3、学校、托儿机构要做好学生的健康筛查工作,家长要密切留意儿女的健康情况,发现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学生、儿童或教职工要及早到医院治疗。
4、学校、工矿企业等单位出现集体性呕吐、腹泻或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所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卫生机构。
5、出现暴发疫情的单位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实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当地其他幼儿园或学校加强晨检,对出现呕吐、腹泻的病例要及时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处理。
6、病人应隔离观察,加强治疗,防止病情加重。隔离观察期间,病人应有自己独立的饮食用具等生活用品。症状消失72小时后才可上学或上班,患者排泄物要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规范化消毒处理。
7、对已受感染的食品加工人员,应强制性采取使其暂时脱离接触食品岗位的措施。
8、加强日常消毒落实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工厂、学校宿舍和家庭居室多通风。清理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时要注意防护,清理病人排泄物时做好戴口罩、戴手套等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患者排泄物,处理完后要及时用清洁和消毒双手(肥皂、消毒洗手液)。建议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受污染的地方和物品。被污染的衣物也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清洁用具也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市疾控中心流病科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