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河豚鱼中毒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09-28 15:54 浏览次数:11429 【字体:

  (一)分布地区及生长习性
  河豚鱼因含有河豚毒素而引起食物中毒。河豚鱼中毒引致死亡的事件在我省沿海地区时有发生。河豚鱼的有毒成分为河豚毒素,以卵巢和肝脏毒性最强,肌肉和血液中也少量含有河豚鱼毒性随季节变化有差异,春季毒性最强。

  (二)中毒临床表现

  发病急,潜伏期0.5~6小时,先感觉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有四肢无力、口唇、舌尖、肢端麻痹,进而四肢肌肉麻痹,出现身体摇摆、行走困难,甚至全身麻痹、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急救处理

  无特效治疗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河豚鱼中毒的病死率为40%-50%,中毒死亡通常发生在发病后4~6小时,最快的可在发病后10分钟死亡,如超过8~9小时不发生死亡,则预后较好。

  (四)预防措施

  河豚毒素耐热,家庭烹调方法难以将毒素去除。预防河豚中毒的关键,首先是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禁河豚鱼非法上市,市民如果发现市面上有非法售卖河豚的情况,可以拨打当地工商部门电话。其次,作为消费者,须学会辨认并不进食河豚。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省绝大部分的河豚毒素中毒均以进食河豚为主,但含有河豚毒素的食物不止河豚一种,既往也发生过食用云斑裸颊虾虎鱼引起河豚毒素中毒。最近,卫生部也通报了浙江地区发生食用织纹螺引起的河豚毒素中毒事件。

  (五)案例
  案例一:2012年8月3日上午,遂溪县江洪镇鱼贩从遂溪县江洪港贩运鲜河豚鱼到纪家镇海昌村和官长村销售,8月3日中午,村民进食河豚鱼后陆续有人出现头晕、口舌手指发麻、四肢无力等症状,合计有18人发病,其中一人抢救无效于当天15:40死亡。
  案例二:2012年7月8日,瑞安市人民医院开始陆续接到食用织纹螺中毒的患者。25岁的瑞安人项小姐是第一个就诊的。当天项小姐从温州市龙湾区海城街道社门菜场买了1斤织纹螺,全家人一起吃了,她吃得最多。大家很快感觉到了头晕恶心,于是赶紧去了医院。涂女士也是从社门菜场买的织纹螺。虽然只买了半斤,但全家人吃后还是出现了中毒症状。涂女士因中毒最深,做了血透。7月9日下午1点多,瑞安市人民医院急诊室又接到了一名中毒的中年妇女,当晚10点多钟因抢救无效死亡。(来源:广东省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