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预防,远离带状疱疹疼痛 ——中国镇痛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10-24 12:39 浏览次数:2556 【字体:

2024年10月21日是世界镇痛日,10月21日-27日为中国镇痛周,今年的主题为“关注疼痛的性别差异”。

临床上,通常把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有超过3亿人口正遭受着慢性疼痛的折磨。且正以每年1000万—2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然而,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就诊率不到60%,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


疼痛认知三大误区,看看中招了几个!


误区一:疼痛不是病,忍忍就过去了!



权威解答:疼痛不能忍也不必忍,慢性疼痛会给我们的机体带来许多危害,例如会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内分泌紊乱,睡眠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损等。除此之外,还会造成患者和家属心理上的伤害。


误区二:忍痛时间越长,忍痛能力也会增加



权威解答:慢性疼痛持续存在会导致我们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敏化,会使我们疼痛敏感度越来越强。


误区三:疼痛通过治疗可以百分百消失



权威解答:很多慢性病疼痛是不能百分百消除的,大部分只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面对身体上的不适,很多人往往会选择等等看,觉得“隐忍”是一种优秀品质。

但其实,疼痛的很多问题,不会自己消失,只会越拖越严重。

《中老年常见疼痛防治认知调研报告》显示,在中老年认知和实际经历的疼痛程度评级中,差距最大的前三名分别是: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牙疼、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痛不欲生”的疾病——带状疱疹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这种病毒一经感染,就终身携带。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除受皮疹折磨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得了带状疱疹,会经历哪些痛?


1.前驱期疼痛:70%-80%的带状疱疹患者,在身上出现疱疹前就会感受到疼痛,前驱期疼痛多数情况下会持续2-3天,也可能持续1周及以上。

2.急性期疼痛:带状疱疹发病后,在出现皮疹和水疱的部位,患者也会感受到疼痛。痛感会像灼烧、电击一般让人难以忍受。带状疱疹急性期还可能伴随其他疼痛,如头痛,耳痛等。

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后神经痛是指皮疹痊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就算皮疹痊愈,疼痛也可能持续,部分超过1年甚至10年,严重影响患者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此外,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阻肺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4-41%。且慢性病患者一旦得了带状疱疹,感受到的痛感可能会比没有得这些疾病的人更强。

然而,带状疱疹没有特效药。带状疱疹也并非“一次中招,终身免疫”,曾经得过带状疱疹的人,在痊愈后同样可能复发


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目前我国共上市两款带状疱疹疫苗:

1.进口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技术路线为重组蛋白。全程接种为2针(间隔2~6个月),50岁及以上人群适用。

2.国产减毒带状疱疹疫苗:

技术路线为减毒活疫苗。全程接种为1针,40岁及以上人群适用。

如您需要接种疫苗,可以到预防接种门诊咨询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