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属乙类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们揭阳,每年8~11月是登革热的流行季。
伊蚊叮咬是登革热的唯一传播途径,因此防控关键是灭蚊——没有蚊子就没有登革热。日常预防关键有两招:
一、防蚊灭蚊
隔: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
驱: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
装: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进行驱蚊。
换: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投: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投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
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堆室外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积水轮胎可用双硫磷灭幼蚊。
住家周围外环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卫生杀虫剂灭伊蚊成蚊。
二、清理积水
伊蚊从卵到羽化成蚊均生活在水里,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控制蚊媒的重点——“翻盆倒罐”清积水、清理室内外孳生地。
封: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排: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清: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及其他卫生死角。
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登革热患者多有登革热疫区旅居史,建议市民朋友关注相关新闻报道,如果有外出旅游情况或居住地附近有登革热报道,一旦发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就诊时切记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请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登革热防治要求;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