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的预防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0-10-08 09:04 浏览次数:11070 【字体: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医学名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病毒性眼病。主要由肠病毒70型(EV70)及柯萨奇A24型病毒变异株(CA24V)引起的,腺病毒11型也可引起。急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多发生在夏秋季,主要以接触感染为主,如手摸过沾有病毒的物品再揉眼睛,与患者同池游泳或共用毛巾、脸盆等;在家庭内极易传播,在工厂、学校等集体单位易引起暴发。红眼病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
  红眼病潜伏期短,为18-48小时,球结膜下出血为最显著的症状,眼内有异物刺激感、眼部刺痛、结膜肿胀、畏光、眼部分泌物增多。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7天内症状大部分消退。

红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隔离传染源:
  患者眼泪液、眼分泌物含大量病毒,通过眼—手、物—眼途径直接、间接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容易感染。对病人及早采取隔离,防止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是极其重要的。隔离期7~10日。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污染物煮沸消毒。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后洗净消毒双手。
  当发生爆发、流行时,应立即在就近医疗单位开辟临时隔离点,隔离收治病例。有症状的儿童不得入学、入托,患者应在家隔离,做好个人卫生,防止家庭内的传播。
  2.切断传播途径:停止开放游泳池和浴室大池。澡堂内停止使用公共洗脸池及洗脸盆,提倡淋浴及流水洗脸。禁止“红眼睛”患者进入游泳池及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加强对理发店、旅馆、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健全卫生制度。公用的盆、巾要严格消毒。对执行消毒措施有困难的单位。在流行期间应停止使用公用盆、巾。理发店应劝导病人暂时不要来理发,工作人员发病后亦暂时调离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个人爱眼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毛巾、脸盆个人专用的卫生习惯。流行发生时,洗脸一定要做到分巾、分盆,外出时不借用、不共用毛巾、手帕,不使用公共浴室和泳池。
  4.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卫生工作,开展晨检,发现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同时报告辖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培养儿童勤洗手不揉眼的良好卫生习惯,切实做好毛巾个人专用。如有保育员发病应暂时调离工作。在流行期间,水龙头、门把手、玩具等公用物品应加强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