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席卷武汉,让全国上下都绷紧了神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揭西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张小河沉着应对,在危险的漩涡中坚守本职,成为防疫抗疫的中流砥柱,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甘于奉献,视病人如亲人 在疫情刚暴发时,张小河主动请缨,担任县医院成立的临时党支部书记、临床专家组组长,前往隔离中心,逆向而行,有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勇气与毅力,奔赴一线,身处隔离区为病人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科学专业的指导,从年初到隔离中心清空之前一直没有回家。 张小河心怀苍生,为了党和人民的医疗事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视病人如亲人。从医以来,他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兢兢业业,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没有教师桃李满天下的骄傲,也没有明星耀眼的光环,更没有丰厚报酬的喜悦,有的是年复一年繁重的工作,终身不断的学习与考试,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没有双休的概念,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期望,更多的是守护在病人身旁。
虽苦犹甜,既充实又快乐 张小河认为,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凭一颗仁慈善良的心是不能实行救死扶伤的,必须同时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真正的福音。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投入崇高的医疗卫生事业,他一直保持继续学习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钻研专业知识。 他白天忙于病房和门诊工作,晚上抱着书本或电脑读书、写作、整理临床资料,一年365天也不知道休息。工作上他是不折不扣的铁人、强人,总是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每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他总是冲在第一线,他说,他是党员,必须对得起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只要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管多忙多累,他都觉得虽苦犹甜,生活既充实又快乐。
不辞辛劳,默默付出一切 张小河身体有残疾,走路不方便,但工作性质和性格让他总是用急诊室的步伐走路,有时累了免不了摔跤,但他全然不顾继续忙着救治病人。 前年他奉命前往北京执行任务,在宾馆摔了一跤,这次没那么幸运,他健康的一侧膝关节骨折。看着他艰难地从机场出来,爱人张丽君心疼得流下了眼泪。让他休息几天,他不同意,说有很多工作都耽误了。固定好膝关节后,他拄着拐杖上班了。那几个月,爱人天天送他上班,扶着他走路,晚上照顾他休息,她深深理解,作为医生,丈夫心里装的永远是病人的健康。心中纵有万般不舍,但仍然坚定地站在后面支持他。 他的父亲年纪大了,生活不能自理,同是医务人员的爱人既要忙于工作,也要照顾老人,还要照顾女儿的学习生活,几乎包揽了家里一切琐事。她非常孝顺,把老人照顾得很好,女儿也教育得乖巧懂事、好学上进、品学兼优,受家庭浓厚的医学氛围影响选择了护理专业,学业有成。正是有了这样一位贤内助,相夫教子,不辞辛劳,默默付出一切,才让丈夫无后顾之忧,专心做好医疗工作。 “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白衣天使在前方无私无畏尽心尽责,家人在后方义无反顾全力支持,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撑起一片晴空,呵护神圣生命,揭示医学真谛,做守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他们是最美最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