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懂事,从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开始
来源:揭阳女性网 发布时间:2020-09-17 15:43 浏览次数:11666 【字体:

前不久,看到一个名为 《妈妈的理发店》的短片,深有触动。


短片中的妈妈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理发店,这个小店的收入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所以,平时妈妈为人非常客气和善。


买菜时,她会给摊贩一个深深的鞠躬;


剪发收钱时,她会双手接钱,向客户鞠躬表示感谢;


女儿在学校犯错时,她也是一次次向老师鞠躬道歉。


小时候,女儿觉得妈妈很有礼貌,长大后她却开始反感这种小心翼翼的和善。


女孩渐渐有点看不起妈妈,甚至开始讨厌和妈妈在一起。



直到女孩怀孕被告知胎儿发育不好时,看到妈妈对着医生连连鞠躬,她也忍不住对着医生连连鞠躬。


那一刻,她才真正明白妈妈一直以来毫无保留的爱。


视频的最后,我们才知道这是一位无法开口说话的妈妈,她处处客气和善的背后,是想让每一人都善待自己的女儿。


每一个平凡父母的低头弯腰,都是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所以,他们无论多平凡都爱得理直气壮。


知乎上有这样的提问:“你有没有嫌弃过父母没有本事?”


有个戳心回答是这样的:


我曾经很瞧不上他们,虽然知道应该对他们好点,但就是做不到,但等我懂得父母的不容易时,我已为人父母,他们也已经老去。


平凡的父母,到底能给孩子多么伟大的爱?


看看下面的三个小故事,或许我们就能明白。



四川绵阳的谢凯是一名滴滴司机,今年谢师傅的儿子以645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


出成绩的那天,谢师傅的微信里不断冒出向他道喜的信息,他也乐得合不拢嘴。


很多人向他请教育儿的秘籍,谢师傅却笑着分享了他和儿子的磨合过程。


十年前,谢师傅是做水电安装的工人,那份工作不仅很累,还要常常追着别人要工钱。


懂得生活的不容易,就很容易把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


儿子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没有做完作业,老师把电话打到了家里,谢师傅第一次动手打了儿子。


提到这件事,谢师傅说:“巴掌打在儿子身上,当父母的心里也会疼。”


最好的教育,永远是父母不放弃自我成长。



所以那一次之后,学历不高的谢师傅开始有意识地学习一些跟教育相关的知识,也开始懂得尊重孩子。


就这样,儿子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长大,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一家人会坐在桌子前好好沟通,孩子的每一种想法都会被尊重。


不论是孩子参加夏令营,还是填志愿、选专业,谢师傅都给孩子最大程度的尊重和支持。


谢师傅曾经期盼儿子读理科,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希望他能够选择金融类的专业,但是最后还是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选择了北大的“考古系”。


永远给他自由,但永远不能放松底线。


这或许就是谢师傅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后来谢师傅为了给孩子更多的陪伴,他成为了一名滴滴快车司机,每周日返校时,他一定会开车送儿子去学校,并且在临下车前严肃地叮嘱儿子一句话:“上课一定要认真一点。”


谢师傅有时也会觉得自己啰嗦,但下一次还会说,像是属于他和孩子之间的一种仪式。


谢师傅觉得这份工作比之前轻松了很多,即便是劳累之时,想想自己的儿子,又满是动力。



如今孩子考上了北大,要飞得更远了,谢师傅打心底里高兴。


 “儿子就像越飞越高的风筝,我手里虽然牵着线,却并不干涉他往哪里飞,飞得越高越远越好。”


有的时候,教育拼得并不是父母的背景和能力,而是那一颗实实在在站在孩子角度思考的心。


即便平凡如你我,只要用心参与到教育中来,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王智永是内蒙古一个小乡村的牧羊人,他的家乡有清澈的河流、清新的空气,还有他的羊群。


王智永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干不了重活,所以在家放牧是个不错的活,他喜欢家里的一切。


这样的舒心生活在儿子小升初时出现了变化,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里的学校。


这本是件高兴的事情,但王智永有自己的想法,放牧是个离不开人的活,他舍不得家里的那群羊,因为这是儿子学费的唯一来源。


无奈之下,王智永只能让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寄宿在学校。


学校离家300公里,孩子一年只能回来两次,每一次父子俩分别的时候,孩子总是低着头抹眼泪。


这么小的孩子就懂了生活的疾苦,让王智永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父亲太失职。


没有一个父母,不想给孩子最好的爱。



看着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干瘪的孩子,王智永决定不再等待,他马上着手卖掉羊群,只为了能够早一点去市里陪着孩子一起读书。


那段时间的羊价低迷,即便亏损了20万,王智永也没有再动摇陪孩子的决心。


因为他不想再一次错过儿子的成长。


市里的日子并不好过,想生活下去就得工作,没有专业技能的王智永只能去做外卖员,因为对路况不熟悉,他经常被客户投诉,还会被扣钱。


那时候他非常怀念大草原上的风和油菜花,虽然感觉自己不被大城市欢迎,却还是坚持了一年。


挺过每一个困境之后,都隐藏着人生赠送的礼物。


后来,王智永做了青桔单车的运维人员,他又找到了那份自由自在的感觉,这份工作不用看别人脸色的工作,而且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成长。


王智永因为长期放牧和务农,又黑又瘦,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性,然而他却是一位难得的好父亲。


他对孩子很有耐心,懂得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这样悉心浇灌的种子没有让他失望,他从未刻意教过孩子什么,但是孩子却跟他一样正直、善良。


有时候孩子担心父亲劳累,父子俩会一起在城市中穿梭找单车,两个人都很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很难再找回。


如今的王智永感动欣慰和满足:“钱以后可以慢慢挣,能有个好孩子比啥都强。”


有句话说得好:“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父母的奋力托举。



汪平是从贵州的大山里走出来的那批人,19岁的他带着800块钱来到了云南昆明摆地摊,只为了能够赚到养家的钱。


汪平的家里有五个孩子,最大和最小不相差10岁,极为密集的家庭支出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这样的情况很多人会选择“战略性”放弃,但是汪平一个都不愿意放弃。


初中毕业就来云南打拼的汪平深知赚钱的辛苦,没能好好读书是他最大的人生遗憾。


比起贫穷,汪平还有一个说出来会被老家人笑话的梦想:“我要把五个孩子全部送进大学。”



汪平教育孩子很有一套,他从来不打孩子,却对孩子的教育最上心,即便是分隔两地时,他也会每周六开一个家庭会议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学习。


孩子们也很尽力,一个个考上了大学,学费和生活费都要多很多,有时候汪平尽管努力摆摊,却还是只能100块、200块断断续续地给孩子打生活费。


后来通过朋友介绍,汪平成为了一名滴滴司机,之后风吹日晒消失了,每天还能有500元左右的收入,他觉得日子松弛了一些。


因为汪平比较擅长与人交流,去年9月份,他成为当地一支滴滴小分队的队长,收入也越来越好。


如今,汪平已经培养出4个大学生,老四刚刚考上大学,还得到了滴滴橙果奖学金。


一个没有上过高中的父亲,用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看到了家乡之外的世界这是多么不容易。


有些付出,只有自己知道。



现在他可以更有底气地跟孩子们说:“去吧,去做你想做的事,老爸一直都在。”


每一位平凡的父母,都曾为了孩子努力过。


有时他们可能会低到尘埃,有时他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梦想,有时他们会拼尽全力,但他们都是在用自己最好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


就如同上面的三位父母,他们有的是普通的滴滴司机,有的是平凡的单车运维人员,但他们的孩子被教育得如此优秀。


父母都是突然间变老的,他们把一辈子的爱都给了孩子。


但,爱不等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反问自己一句,我们对父母又付出了多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