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攻击,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来源:揭阳女性网 发布时间:2022-09-19 15:29 浏览次数:6075 【字体: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位妈妈发帖子说,


她去阳台收衣服时,突然被儿子关到阳台外,关了好几个小时。


为什么呢?


原来,儿子为了获得自由——


他不想被限制看电视,也不想被强迫写字,所以把妈妈关外面了。


就这样,妈妈被关了整整一下午,又热又渴,无论怎么砸门,儿子就是不理会。


期间,奶奶三次问起“妈妈去哪里了”,孩子都撒谎说妈妈在房间睡觉。


一个4岁小男孩,对妈妈做出这样的举动,着实有些过分。


很多网友看到这里,都忍不住替这位妈妈打抱不平,责备孩子不懂事。

但令我感到惊讶的是,

事后这位妈妈一点也没有责备孩子,而是选择用“爱”感化孩子——

她在儿子面前放声痛哭,哭得很伤心,企图唤起儿子的安慰。

后来,儿子确实也向妈妈道歉了。





听起来,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但孩子父亲却持相反的态度。

他认为“子不教父之过”,打算以牙还牙——

把自己跟孩子一起关在阳台作为惩罚,让孩子体验妈妈的经历,长长记性。

很多网友纷纷赞同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太坏了,不惩罚不行”。

这的确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件。

今天借此机会,我们一起聊一聊:

父母被孩子攻击了,该隐忍还是反击?



图片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想一想:

妈妈善意的隐忍,能让孩子知错并且改正么?

我们尝试代入儿子的视角。

在事件中,尽管妈妈没有谈到儿子的情绪。

但这么极端的做法,可见儿子对妈妈存在强烈不满,他是“恨”妈妈的。

因为妈妈控制他看电视,强迫他写字,他心里对妈妈有愤怒。

他想远离妈妈,摆脱妈妈的控制。

于是他将妈妈关在阳台外面,任由妈妈砸门也不做回应。

而面对孩子无理的攻击,妈妈也是“恨”儿子的。

最初,她相信这是个“恶作剧”:

“当时我以为他只是在开玩笑,会给我开门的。直到后来,我的愤怒已经全部发泄了到门上,也想象自己在打他的屁股,惩罚他。”

渐渐地,她从儿子冷漠的脸上生出了怒火,并在想象层面上,狠狠地打(惩罚)了孩子。

但在现实层面,她却选择了压抑对孩子的“恨”,选择用“爱”感化孩子。

她用隐忍隔离了对儿子的“恨”。

但这种隐忍,不是平常人能接受的范围,事实上也冲击了妈妈的底线,因为它不是由衷宽恕的。

妈妈有恨且想过表达,但因为“不想用打的方式去惩罚”,而压下去了。


表面上看,她确实用“爱”感化了孩子,收获了孩子的道歉与安慰。

但透过「表面和谐」的背后,我却看到了孩子成长的隐患:

首先,他没有同理心。

他不理会妈妈承受的痛苦,即便妈妈捶门、用衣架敲打阳台的晾衣架、又热又渴,还是无法引起回应。

其次,他多次撒谎。

他三次对奶奶撒谎,这是一种伤害了人却不承认的行为表现。

也就是说,孩子如此决绝的攻击,并不像是一个偶然的玩笑,而是一种「惯性冷漠」。

当孩子攻击了父母,而父母却不断隐忍的话,孩子将意识不到自己伤害了父母,也意识不到自己践踏了父母的底线。

结果很有可能会故伎重演、变本加厉地伤害家人。

我们也可以想见——

妈妈隐忍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只可惜孩子不一定「领情」,自己也受了委屈。


图片


其实呀,当我们被攻击的时候,内心产生愤怒、恨等情绪,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即便攻击者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照样会产生类似的情绪。

这份恨,是需要被表达和看见的。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得到一个真实的镜映,然后判断自己行为对别人产生的影响。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是不敢、或不懂得向孩子表达恨的。

为什么呢?

透过案例中的妈妈,我觉察到了2点可能的原因:

一、亲子界线模糊。

它存在2个维度。

① 认知模糊

很多家长都有一种“护犊子心理”: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没有错。

这种先入为主的判断,有时会“害”了孩子。

正如案例中,

孩子伤了妈妈,妈妈却说孩子善良;

孩子对妈妈有恨,妈妈却认为关系非常好。


可见,妈妈没有客观评价孩子行为的“是非对错”。

这也好比有些家长,听说孩子在学校捣蛋干坏事时,第一反应往往是:

“我孩子这么乖巧,怎么会干那种事呢?”

“我孩子本性很好,只是被人带坏才那样的。”

有人说,天下爱孩子的父母都自带滤镜,不很常见吗?

即便孩子错了,做父母的,疼爱孩子比恨要好呀!

这就到了另一个维度——

② 情感模糊

看似庇护的“疼爱”,会导致亲子间的爱恨变得「矛盾且混乱」。

案例中,妈妈对情感的处理很模糊,没有诚实地表达爱与恨:

她被关在阳台特别受苦、想狠狠打孩子,但在行为层面,却变成用“爱”去感化孩子。

从而导致,儿子对情感的回应也很模糊,无法区分爱与恨:

他明明对妈妈有愤恨和不满,却被教导成拥抱去回应。

以上——

一是「是非」的认知判断,二是「爱恨」的情感表达,

亲子关系中,这两个维度的界线都模糊时,恨自然就没法表达了。


二、父母自体虚弱。

这个帖子里,儿子是施害者,而妈妈是受害者。

但她没有向孩子表达恨,但通过发帖讲述出来。

这在潜意识层面上,是一种求救的行为。

怎么理解呢?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提出过“戏剧三角”理论,分别由三个角色构成:

加害者 - 受害者 - 拯救者

在人际关系中,当我们遇到“受害者”和“加害者”,自己便容易加入其中,扮演“拯救者”角色。

反映到这个事件上,网友狠狠批评孩子,就在做“拯救者”。

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长,就狠狠地打,让他这辈子也不敢这样对父母。

这事儿让我太生气了,我会把他养到十八岁,从此再也不管他。


尽管这不是妈妈的发帖意图,但她内心,是渴望将“攻击性”转移出去的。

这背后,同样是自体虚弱,于是渴望别人来拯救。

而虚弱的原因,或许是她不愿做一个“坏妈妈”——

“我表达了恨,就不够好、也会让关系变得不好”。

所以呀,才藏在“好妈妈”的躯壳里,不敢表达恨来自救。

很多父母,不想在孩子面前当坏人,往往是以上2个原因。

但是呢,孩子终究要面对别人的爱与恨,也需要学会表达爱与恨;

这就需要父母在养育上,给孩子爱的同时,也让他看见恨。


图片


综上所述,当父母被孩子攻击了,其实是需要反击的。

那是不是像孩子父亲说的,将自己跟孩子一起关在阳台,让孩子长记性呢?

不完全是。

所谓反击——

不是“以牙还牙”,让孩子体验受害者的处境就可以。

而是作为父母,要给孩子的攻击行为一个恰当的反馈。

也就是说,父母的反击,需要在其中浇筑两种体验:

要让孩子感受到恨,意识到自己造成了伤害;

又不能只感受到恨,还要感受到父母的涵容。

以上,是一个前提。


那么日常生活中,当被孩子攻击了,父母具体该如何做呢?

① 觉察自己的恨。

要知道,在关系中,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存在。

特别是孩子攻击父母,这从关系层面上看,往往在切断与父母的连接。

正如武老师说的:

恨,就是通过排斥、否认,从而切断连接。

身为父母,面对孩子的攻击,要试着去觉察:

Ta是不是没有容纳和看见别人?

Ta是不是否认和排斥外界,只注重自己?

Ta是不是破坏了关系的连接?


以上3个问题,可以帮我们轻松判断出,孩子的行为是不是伤害了关系。

如果是,它使我们产生的恨也要觉察出来。

② 适当地表达恨。

承认了恨的真实存在,我们得表达它。

我们可以像孩子一样,同样切断连接来表达恨——

孩子开了过度的玩笑,妈妈生气了,需要冷静一会儿;
 
孩子干扰爸爸工作,爸爸不高兴,命令孩子离开房间;
 
孩子失信于人,父母表示伤心失望后,取消了周末去野营的约定……


但父母的“反击”不是去攻击孩子的人格或身体作为惩罚,而是像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说的:

爱的时候,给对方的要比对方给自己的多;

恨的时候,给对方的要比对方给自己的少。

让孩子既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对,也能体验到父母不悦之后的涵容,从而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③ 让恨流出,让爱流入。

当孩子看见父母的“恨”,这种情绪就可以终止了。

接下来我们能抱一抱孩子。

对Ta坦诚地说:

爸爸妈妈也不是超人,也有受伤害的时候。

所以当你做出攻击行为,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影响。

但父母依然爱你,如果你知道这种攻击伤害了别人,并且向父母道歉。

那么仍能唤回父母的爱。

这一阶段,可以根据孩子的行为给一些奖赏,比如,可以满足他攻击背后的那份需求,陪孩子玩、给好吃的之类。

有人说,这不是“打一巴掌给一颗糖”吗?

“打一巴掌”是因为,我们被孩子攻击了,需要适当的“反击”来告诉孩子做错了,但不是指真的打巴掌。

“给一颗糖”的意义,是奖赏孩子为了重新连接关系的努力。

而这么一个相互看见、增进理解和容纳的过程,就是爱发生的核心。

由恨转爱的真实表达,也就悄然开始了。



最后的话 


身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的童年可以被爱包围着,按时成长。


所以即便Ta做坏事,发脾气,被别人误解,父母会冲上前庇护。


但是呀,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我们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有爱有恨。


当孩子看见「爱」,Ta会获得滋养,收获成长的动力与信心;


当孩子看见「恨」,Ta会走进现实,认清父母的无力与局限。


体会到爱与恨共存,这难道不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面对孩子,我们无需成为完美父母,只需做一个真实的父母,便已足够。



作者:梁脊

来源:武志红(ID:wzhxlx)

(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