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张兆和:婚姻的本质,和爱情无关
来源:揭阳女性网 发布时间:2020-05-10 15:23 浏览次数:12107 【字体:

今天是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的忌辰,除了经典作品《边城》,我们经常提起的,还有他与妻子张兆和的一生相守,今夜,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重温这段动人的感情。




1902年,他出生在湘西凤凰,一个穷乡僻壤,恰逢乱世之秋,小学都没读完,便参军进了当地土著部队。


1922年,为了开拓眼界,拥有更加出彩的人生,他毅然脱下军装,做了个“北漂”。


孤身到了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他,入学考试没能通过,只好在北京大学做个旁听生。


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帮自己走出生活的囧境,好出人头地,他就不停地给当时的各位文坛名流写信。


终于,他的真诚,博得了郁达夫的同情,就把他推荐给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徐志摩,并得到徐的赏识。他的作品,才陆续见诸报刊。



此后,老实木讷的他,凭着刻苦,渐渐声誉鹊起。不拘一格的校长胡适,力排非议,聘请他到中国公学去讲课。


他,就是民国才子中,以一部《边城》,成为我国首位获诺贝尔奖提名的作家——沈从文。


而她出身名门,家世显赫。


祖上安徽合肥,持有家财万贯,坐拥良田万顷,是典型的大地主家庭。


父亲张武龄,觉得久居合肥,自己的子女会受到陈旧积习的影响,染上颓废萎靡的风气,遂举家迁至苏州定居,一举成为苏州城里的名门。


膝下四千金,个个天资聪颖,兰心蕙质。



叶圣陶曾说过:“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她,在家排行老三,人长得黑,样子也憨憨的,忠厚怕羞。可淘起来,像个男孩子。


在中国公学,她曾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因为气质和长相俱佳,对她展开追求的人,不在少数。


她,是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之一,曾在《人民文学》杂志社担任编辑。


她的名字,叫张兆和。


那一年,他已27岁,早经过了人生的山山海海,尝遍了生活的苦辣酸甜。


而她,却才18岁,恰豆蔻之年,风华绝代。才涉世之初,单纯任性,不染纤尘。


在吴淞中国公学,他是她的老师,她是他的学生。他们的爱情故事,就从这儿开头。


一见倾心


1929年,在中国公学,坐在班级前排的校花级人物张兆和,正值妙龄,温顺娇小,楚楚动人。让沈从文一见,便"触电"般,心旌颤动,不能自己。


爱情这东西,真是说不明,道不清。有时,天天黏在一起,却孰视无睹;有时,匆匆一眼,便陡生爱怜,心中喜欢。


尽管这时的爱情,是那么一厢情愿,但它却如一朵倾国倾城的娇艳花朵,热烈而灿烂地,开满了他的整个内心。


于是,沈从文便不顾一切,加入到追求张兆和的大人马中来,并用他擅长的文学才华,开始对其的心理防线,一波一波,进行狂轰滥炸。


虽然当时的他,已蜚声文坛,并且他的才气,也得到张兆和的欣赏。但被众星捧月般受宠的张兆和,却分寸在握,她没看出这个"乡下人"有什么过人之处,也没对沈从文表现出爱慕之情。



为了追求张兆和,沈从文煞费苦心。从第一封情书“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了你”开始,他的情书攻势,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青山绿水之间,

我想牵着你的手,

走过这座桥,

桥上是绿叶红花,

桥下是流水人家,

桥的那头是青丝,

桥的这头是白发。


因张兆和对他并无好感,所以收到这些情书后,她通常都保持沉默,不予理睬,一副冷若冰霜,拒人于之千里外的架势。


后来,沈从文的情书越来越频繁,让张兆和不堪其扰。校园内,关于他俩的消息,也传得沸沸扬扬。气急败坏的张兆和,就把他告到校长胡适那儿。



胡适本想做个月老,为二人牵线搭桥,但试探张兆和的态度,才知道这件事,只是沈从文″剃头挑子一头热",他并没有真正打动张兆和的芳心,所以也无能为力。


沈从文虽然有些失望,但仍然没有放弃,他觉得还是他的努力不够,不能走进她敏感而孤傲的内心世界。


稚楚在《我只喜欢你的人设》中,有段话说:


我们每一个人,都由无数个十万分之一的幸存粒子组成,散落在数十亿的人海。所以我和你相遇,是无数个微小粒子前赴后继、湮灭碰撞,创造出来的奇迹,珍贵又难得。


生命的旅途中,注定布满荆棘。而那个无比温柔地走进眉尖心头的人,一旦遇上了,就不要轻易放手。


终成眷属


1932年夏,张兆和大学毕业后,回到苏州老家。


恰好沈从文受杨振声邀请,去青岛大学当教授,因为不堪相思之苦,决定赶到苏州,去看望自己的梦中情人。


凭着卓越的才华和不凡的谈吐,沈从文很快便受到张家人的好感和欢迎。三小姐张兆和,虽不觉得他可爱,但他这番苦心,也让她觉得足够可怜和可敬。



沈从文回到青岛后,情书攻势丝毫未减,每每想起张兆和的一颦一笑一蹙眉,他便激情澎湃……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再冰冻的河,春天来了,也会开封;再冷漠的心,时间久了,也会捂热。


1933年9月9日,经过了长达四年的追求历程,沈从文与张兆和,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席慕容说:


在年青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她,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麽,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暇的美丽。


真正幸福美好的事情,总是会晚一点来到。只要你不气馁,欣然尝过了之前的苦,定会等来之后的甜。


摩擦冲突


当所有的激情和狂热逐渐褪去,生活的舞台上,只会剩下平凡简单的日子和原形毕露的现实。


张兆和与沈从文,在岁月一天天粗糙的磨砺中,在寻常的人间烟火中。两人的精神世界,开始慢慢出现裂缝。


常言道:贫贱夫妻百事哀。


再美的情话,也抵不住现实中的摩擦。说一万遍我爱你,不如好好过日子。


沈从文喜欢收藏古董,而张兆和觉得家里生活拮据,每一分钱,都该花在刀刃上,没必要附庸风雅,冒充绅士。


沈从文当过兵,生性豪爽,爱抚贫济困,常仗义疏财,出手大方阔绰。


而张兆是个理性的现实主义者。虽然以前是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可自从下嫁沈从文之后,整天与柴米油盐打交道,生活的重压下,她学会了每天精打细算过日子。


为此,沈从文总埋怨她不大方,太抠。



在人生奔涌的河流里,大多数人,最后选择了随波逐流,将热爱,无奈地让位于生活。


而婚姻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许多鸿沟。只有互相理解,才能逐渐弥合彼此之间的隔阂,营造更加美满的生活。


周国平说: 


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


夫妻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如缺乏沟通,甚至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各执一词,相互抱怨和指责,再好的关系,也会从冷战走向冷淡。


移情别恋


表面温顺敦厚,内心情感丰富的沈从文,是个理想主义者,对婚姻,原本有着诸多浪漫的期待。


可日常的琐碎,缺少情调的爱情,却如一团团乱麻,总缠绕着他那颗激情四射的灵魂。


让他收敛那颗痴热狂放的心,他不甘心。


一个偶然的机缘,他在朋友家,碰见了一个叫高青子的文艺女青年。


高青子是他的铁粉,对这位天才作家,有着近乎痴狂的崇拜,当她第一次见到他时,她甚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言语中,不时流露出相见恨晚的仰慕之情。


沈从文那颗被自卑压抑和被生活灼伤的心,再次被撩得心火摇荡。


水是各处可流的,

火是各处可烧的,

月亮是各处可照的,

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一个有心,一个有意。情投意合之中,他早把世俗与责任抛之脑后,做了薄情郎,义无反顾地出了轨。


这一年,是1934年,他与张兆和结婚,刚刚一年。


当绯闻不迳而走,传到张兆和耳朵里时,她的心都碎了。曾经的情书,成了满纸荒唐言;曾经的许诺,化作一把辛酸泪。



沈从文的移情别恋,给了渴望一份爱情至终老的张兆和,一个致命的打击。一气之下,她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她天真地以为,逃避,便可以躲过千万次的伤心。


这下,沈从文傻眼了。才意识到,自己的背叛,已伤了爱人的心,但他还是希望这一切可以挽回。


这首《悔》,是沈从文对妻子的检讨书:


你生着气样匆匆的走了,

这是我的过错罢。

旗杆上的旗帜,为风激动,飏于天空,

那是风的过错。

只请你原谅这风并不是有意!


后来,在林徽因的从中调解下,张兆和选择了隐忍和原谅,二人终于和解。


后来,幡然醒悟的高青子,也知趣地选择了离开,主动将这段注定没有结果的感情,戛然而止。



张爱玲说:“有一种失落,不能说,只能靠感受;有一种悲凉,不能说,只能靠敛藏;有一种喜欢,只能靠欺骗来隐瞒;有一种心痛,叫做爱不能语。


其实,婚姻的围城中,当疯狂的追求已偃旗息鼓,相濡以沫的搀扶,才是漫长人生路上最大的慰藉。


貌合神离


岁月,可以慢慢抚平滴血的伤口,却修复不了纯真的感情。本以为的双宿双飞,到头来却是无尽悲凉。


沈从文出轨之后,至死,都没有求得张兆和的真正原谅。


他一生都在仰望的人,却极少给他真正的爱情和懂得。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心脏病复发,走完了他坎坷曲折的一生。


弥留之际,他紧紧握着兆和的手,“三姐,我对不起你。”这是他给她最后的话,也是他对她一生亏欠的忏悔。


他去世后,二姐允和一副挽联写尽了他的一生: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张兆和整理他生前文稿时,想起二人起伏跌宕的一生感情,潸然泪下: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



2003年2月16日,兆和也因病逝世。


愿九泉之下,两人相见,能重修于好,破镜重圆。


网易云热评《你会怎么回忆我们》中的一段话说:


人生最好的三个词:

久别重逢,失而复得,虚惊一场。

却唯独没有一个词叫和好如初,

和好容易,如初多难啊!


尘世间,当一人出轨,另一人是否还能心怀坦荡地重摆爱情的宴席?还能重温昨日的青春之恋?


生活中的我们,总是相爱又相杀,彼此离别又复合。而真正能过好这一生的人,靠的不是报复,而是那份实实在在的靠谱。


朵娘在《余生不将就》中,有一段话说:


婚姻说到底是一场能量博弈,最好的局面是双方互相独立,又能你来我让,势均力敌。而不是这方希望那方无限兜底,那方希望这方永远低眉。


我曾化掉一生时光,用来寻你,而你,只是匆匆擦过的一个路人。


感情这条路,缺少理解和耐心,永远走不到头!唯有真心,方得始终!


今生,别强求缘分,也不辜负深情,遇上了合适的人,请一定要倍加欣赏和珍惜。




来源:十点读书